
更新时间:2025-07-02 14:05:14 点击次数:13 次
“在河北工作,也能为河南老家的家人买药了!”近日,宋先生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轻松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转入亲属的医保钱包。其亲属在河南中原油田参保,长期需支付慢性病药物费用,如今双方已实现10次医保钱包跨省转账,总金额达18000元。这一跨越千里的“数字孝心”,正是河北医保跨省共济改革的鲜活写照。
2024年11月,河北省上线医保钱包功能,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截至2025年6月,河北已开通医保钱包11.14万个,累计发生共济转账16887笔,涉及金额超1050万元。其中,外省向河北省医保钱包跨省转账2917笔,共计207.83万元;河北向外省转账2245笔,共计156万元。这场惠及数万家庭的改革,成功推动医保个人账户从“地域封闭”迈向“全国共享”。
技术破局,畅通跨省共济路径
医保钱包是医保部门给参保人开通的“资金账户”,与个人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相关联。职工参保人将医保个人账户余额转入钱包后,即可向省外参保的父母、配偶、子女等近亲属实时转账。操作流程简单便捷,仅需二步:注册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开通医保钱包功能;发起转账申请,输入转账金额,资金瞬间到账。例如,参保人在其他省份的近亲属向其成功转账后,其可直接用医保钱包在本地定点医药机构支付医药费,或缴纳居民医保参保费用。
功能多元,半年成效显著
医保钱包转账是实现近亲属共济的一种实现方式。使用医保钱包转账功能,个人可将医保个人账户或医保钱包中的资金转账至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医保钱包中,钱包持有人可使用医保钱包中的资金支付在本参保地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发生的个人自付医药费用,或支付本人参加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费用。
河北省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河北涉及跨省转账共5162笔,金额363.83万元;130人使用医保钱包缴纳居民医保费,金额达5.27万元;钱包消费累计10834笔,总额超128万元。一位为外省母亲医保钱包转账的河北职工感慨:“操作像微信转账一样简单!”值得注意的是,仅当共济双方所在统筹区均开通医保钱包功能时,转账才能顺利进行。
据统计,随着政策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截至2025年6月15日,全国23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56个统筹区已开通医保钱包,2025年将实现全国推广。
四次突破,实现省内到跨省跨越
河北医保共济改革历经四次关键突破:2023年4月,开放省内跨统筹区个人账户共济,支持直系亲属在省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同时实现职工个人账户共济缴纳居民医保费;2024年3月,已绑定直系亲属共济关系的河北参保人,可在全国定点医药机构实现就医购药共济结算;2024年8月,共济范围拓展至兄弟姐妹、祖孙等近亲属,并取消原8人绑定限制;2024年11月,医保钱包上线,彻底打破省域壁垒。
医保钱包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推动了家庭医保互助模式的转变。我国1.5亿跨省流动人口中,许多子女在发达地区参保,父母留守老家,而河北的实践证明,技术赋能让医保资金从“个人积蓄”变为“家庭健康金”。